AI與永續轉型並行:民生產業應如何選對策略顧問?

  • 2024/10/01

傳統企業雙軸轉型 (AI + 永續) 頭痛?策略軍師助力,避免盲目投資致轉型失敗

數位(AI)轉型及永續轉型是目前傳統企業最迫切的雙軸轉型方向,卻也是最頭痛的任務,導入規劃不當,不像其他專案導入可以嘗試錯誤前進,轉型不只是技術更迭或升級,也不是只求符合政府規範就可以了,如果人云亦云,很容易轉型失敗甚至損失不貲,因此,強化競爭力的[投資]才是有遠見的企業會選擇的,雙軸轉型你需要策略軍師!

疫情後雙軸轉型 (數位含 AI + 永續含 ESG) 持續衝擊民生產業,各產業特性不同,轉型規劃如何定制?

疫情過後,持續衝擊產業的浪潮包括數位轉型(含AI,人工智能的導入)及永續轉型(含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有識之士稱之為雙軸轉型,民生產業(食品/農業/化妝品等)也無法置身事外,然而不同產業,產業特性不同,優先順序也不同,因此轉型的策略與目標不可能照抄,因此如何訂定轉型實施的目標/策略/執行方案就是值得事先規畫清楚的課題。

甚麼叫做務實的數位轉型?應該落實於企業那些工作?

就數位轉型而言,其實已喊了數年,但多數停留在導入數位設備與軟體,員工受訓使用這些設備與軟體,還沒產生看的到的效益,AI浪潮就已襲來,到底AI跟我們傳統民生產業有啥關係?不要管它又會怎樣呢?為何許多傳統企業數位轉型不順沒有解決問題?之前有句名言[AI本身不會取代你,但會應用AI的人會取代你],所以你不管它,你就會被管他的同業或異業淘汰掉!這一樣適用於我們傳統民生產業,但是,身為民生企業,是否全面導入AI?如何導入AI?該投入多少資源?問題多多。我們身為企業轉型的策略師,其實我們會建議如果沒有做好數位化的轉型,導入AI會變成小孩穿大鞋,反而一直摔跤(失敗),而要做好數位轉型,不是只有硬體設備或應用軟體數位化而已,實務上,必須佐以企業團隊文化及思維上的轉型,才有可能顯現數位化的效益,再開始進入AI工具的導入,才有可能創造出企業的新的商業利益。此外,除了AI以外,跟數位轉型有關的議題還有大數據、互聯網3.0、物聯網、虛擬化、元宇宙、區塊鏈、自動化/機器人、無人設備等等有關,這些與我們傳統民生產業的未來都有關係的。

我們從實務面來看,

    行銷的數位化

    不是只是上電子商務平台就好,而是必須整體思考客戶與潛在客戶如何在非實體接觸下如何與你互動(甚至講難聽一點,你要確定你互動/傳遞的到嗎?)

    生產的數位化

    不只是生產線的數位化/自動化,而且是否非要設備的自動化並非重點(現住的生產效率的提升),而是生產排程、原物料採購/管理、生產管理能否數位化的管理,這個才是重點。

    研發/品管的數位化

    不是只是做實驗的數據或品管測試的數據要數位化,甚至應該與原物料採購、研發管理、品保系統管理、生產管理數據、銷售業績數據等等相互連結,才會協助主管清楚技術部門管理的關鍵點。

上述各部門/跨部門(甚至包括其他部門,如業務/客服/行政/採購等等)的數據,建議進行大數據多變量分析,找尋經營管理的關鍵隱藏問題或關鍵點,這樣的數位化才有最大效益。

當然有心推動數位轉型的企業,有時又陷入「客製化」與「標準化」的拉鋸。若想要一次將問題完美解決到位,勢必看不上單一部門「標準化」的解決方案,但是以「客製化」的角度研擬解決方案,往往走向高昂的建置和維護成本,最終考量到投資報酬率太低而作罷。我們給多數客戶衷心的建議是,數位轉型想要一次到位,如同期望企業運作從60分立刻進步到90分一樣,很難達成,較務實的做法是確認目標並切割,建立策略,採取逐步完成的概念,先從60分走向70分,待團隊落實了,再往80分、90分邁進,否則一定會進入無法擺脫的數位亂流。

關鍵要素就是要先知道what(痛點在哪),再來是where(目標在哪)及why(為何而戰),最後才是how(如何執行)。

數位轉型不只是技術更迭或升級,更是涉及整體組織文化、價值觀,甚至是業務策略的全面改變。因此,失敗的數位轉型恐讓企業陷入更嚴重的危機。在進行數位轉型前,企業需全面且仔細進行評估和規劃,確保變革能真正解決問題點,而非成為新負擔。

完整的數位轉型其實有三階段

分別是資訊(Information)的數位化、經由數據產生洞察(Insight)、藉由洞察影響(Impact)營運結果。當數位化處於這樣的狀態時,那麼三階段都可以導入AI的應用,甚至可以由AI來協助決策。但如果無法完成數位化,AI應用要能產生效益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為何我們會持續告訴客戶要先完成數位化轉型才是首要的。

如何判斷評比有經驗的策略師,歡迎加入協會成為團體會員

企業該遵從那些永續標準呢?永續轉型有沒有推薦的標章?

近年來,碳排、碳足跡、碳中和、ESG、永續、淨零碳排乃至ISO14064/ 14067、ISO24001、ISO IWA 42、RE100、ISCC、等認證蔚為風潮,瞬間這些名詞普及了起來。這些概念的流行,來自於全球產官學因應地球危機推行的壓力,台灣的政府也從今年開始推出多個相關法案規範,雖然,我們民生產業不是海嘯第一排,但其實身為社會一分子,應該是任何都會面臨的潮流,您的壓力可能不是來自政府規範,而是來自最末端的消費者,或者來自於供應鏈中您的下游客戶。

「企業要意識到,不採取行動的成本,正在變得比採取行動的成本更高。」聯合利華前執行長Paul Polman於2024年4月來台接受願景工程專訪時強調,消費者願意為永續的產品消費,擁抱永續的公司現在往往有更高的市值。當認知到不採取行動的成本即將高過採取行動的成本時,您的選擇是什麼應該不需要任何人來說服您了。

如何從眾多的永續標準當中選擇適合企業導入的項目?

經濟部的?環境部的?還是CSRD?SASB?SDGs?要如何將ESG納入商業思維?要如何有步驟制定經營策略?又該如何將永續的理念落實到組織與具體行動?甚至隨之而來的漂綠爭議、遠見雜誌發表[企業碳盤查錯誤率高達4成],到底要怎麼做才對?如同每一個新趨勢議題出現初期,企業對其總是抱持著幾分疑惑與戒慎的心態,一方面不知該如何開始,一方面害怕不跟上就被淘汰。建議依循「全員學習、標竿學習、檢視核心業務、研擬策略、建構目標及計畫」等五大進程,逐步推動。研擬策略過程中,要看企業全局,包括上下游及產業環境、社會與全球趨勢,而且企業永續不是只有減碳一個方向,還包括減排溫室氣體、減廢、減塑、節能、節水等等,甚至還有社會責任及企業治理等議題需要納入策略規劃當中。對民生產業而言,由於生物來源原料是關鍵原料之一,氣候變遷的預測與生態多樣性也會是很重要的供應鏈管理的一環,這對永續轉型需要更多的專注投入。

而且碳議題中,除了碳排/減碳之外,還牽涉了碳權/碳資產/碳負債,我們在先前在農業部的[智財跨領域人才AMMOT]的課程中就點出一個概念,不知大家是否想過企業的智慧財產即將多出碳權這個無形資產(在專利/商標/著作/營業秘密之外)呢?所以企業的碳管理策略越來越重要,就與智財管理一樣。

關於減碳方面,依現行台灣自願減量專案法規分為「移除」及「減少或避免排放」兩大類型,各企業可能需要依據自身特性去篩選出適合的類型工具,找出各產業/企業可行的減碳技術路徑。而不同的減廢減塑節水節能也都牽涉不同的碳管理概念。

展現這種透明性的最好模式就是第三方驗證

由於永續的實施,不像最終產品的檢驗那樣一翻兩瞪眼,因此透明性(transparency)將是最重要的被所有關係人信任的關鍵元素,而展現這種透明性的最好模式就是第三方驗證,所以各種認證就成為企業追求的一種工具,如果以生產產品的企業而言,國際的ISCC認證因為可以放在產品包裝上,是一種取信各方關係人的工具之一。

企業所有轉型的目的都是強化競爭力,並讓企業要有利益回報,所以規劃時就應該要有ROI投資報酬率的概念,包括資源與風險評估,要有數據,挑戰一定有,但沒有專業協助評估,缺乏資訊,一定就會是障礙,因為有國際調查報告指出,對中小企業而言,感覺零碳排經濟的過渡為一種風險,而非一個機會。但是也有調查發現,永續程度越高的公司其公司價值越高,因此企業能有效地累積ESG資本是不變的方向。

如何判斷評比有經驗的策略師,歡迎加入協會成為團體會員

生成式 AI 耗電巨大,台灣出現能源不足-雙軸轉型如何相互影響?

近期在生成式AI話題爆火後,台灣能源不足的議題更被提出生成式AI耗電巨大情境下的窘境,《華盛頓郵報》近期的一個標題相當聳動<100個字=1瓶水(以及相當多的燈泡) >,該文反省了這個議題,[我們必須確保GenAI和Sustainability不會成為反義詞,GenAI採用激增所帶來的隱性成本,這很好地提醒了人們這一點。],該調查發現讓GenAI產生一封100字的電子郵件需要519毫升水,略多於1瓶。如果1/10的美國工人每年每週進行一次這種活動(或同等的GenAi活動),則總量將達到435,235,476公升,相當於所有羅德島州家庭1.5天的用水量。這是一筆不小的環境費用,同一封電子郵件需要0.14千瓦時,相當於為14個LED燈泡供電1小時。

https://www.msn.com/en-us/money/other/a-bottle-of-water-per-email-the-hidden-environmental-costs-of-using-ai-chatbots/ar-AA1qLlv5?ocid=BingNewsSerp

因此用電量是產生人工智慧對永續發展的另一個重大影響。例如,鑑於AI和GenAI需求的激增,微軟必須加強永續發展力度,以便在2030年實現碳負值(自2012年起實現碳中和)。儘管到2023年將範圍1和範圍2的排放量削減了.3%(與2020年基準相比),但其範圍3的排放量卻猛增了30.9%,這主要是由於需要建造更多資料中心,因此,它大幅增加了再生能源的投資組合,以期到2025年使用100%的零碳能源,並加強碳去除和碳減排工作。 類似的增強措施也已到位,以使整個公司對水產生積極影響。

《華盛頓郵報》的分析很好地提醒我們,雙軸轉型必須整體考量以確保GenAI之旅是綠色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許多企業在看待工作的數位化時,大多停留在表單的「電子化」,也就是將四散的各種管理報表轉換為電子檔案統一管理。但是永續轉型的本身環境非常烏卡(VUCA),具有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因此永續轉型必須要數位轉型的協助。商研院就認為要做好淨零轉型必須先做好數據管理,那沒有數位化轉型,如何做好永續轉型呢?

所以我們才會認為若以民生產業企業的整體角度而言,雙軸轉型雖然增加了複雜性,但確實應該同步啟動,以企業轉型的高度來看待雙軸轉型。

轉型的重要觀念-企業 “雙軸轉型” 思維的三個層次:成本、目標、競爭力,及轉型中的痛點與突破

歸納企業看待「雙軸轉型」的思維,我們試著將之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純Cost(成本導向)、第二種是Compliance(符合目標導向)、第三層是competitiveness(競爭力導向)。如果只從純成本層次的角度出發,一定只會看客戶要求的程度到哪,我們就只做到哪,否則會覺得很不划算;如果從符合特定目標層次的角度來看,例如政府規範的目標(通常逐年調升)、客戶要求達到的未來目標(國際企業已開始針對供應鏈要求特定的淨零目標)等,投入的動力會高些,但未必會贏過同業;若是進到思考企業本身未來5~10年的競爭力,會納入考量的高度就會不同了。

企業在發展雙軸轉型時一樣,我們將面臨的是一種轉變的痛點,而這個痛點會是不可逆的改變,尤其是對整個團隊而言,各種抗拒一定是存在的,企業內部的衝突或矛盾一定有,例如光以減碳而言,很可能各部門都有份,並不是只有生產部門在排碳的,因此如何平衡才是重要的突破點。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企業要做淨零,只有老闆願意下來做、減碳才會成功,若老闆只懂皮毛,淨零不會成功,依照過去經驗看到由老闆帶頭展開的淨零,通常就會做得很好。其實我們認為任何轉型都是一樣的,決心比能力重要,也比資源多少重要。

很明顯的當產業趨勢朝向國際化、數位化、永續化蓬勃發展,雙軸轉型的工作不應該被歸類為公司的「費用/成本」,而是一種提高競爭力的「投資」,這是我們從許多專業經理人的思維與決策,學習到最寶貴的一件事。因此,找到好的策略顧問(師)-既了解產業特性又了解永續策略規劃又有國際專業資源,建立雙軸轉型的源頭避免走錯方向與浪費成本,是傳統民生產業企業邁出的第一步!